收藏
研究

中达证券:5月商品房销售投资继续承压,政策发力改善可期

作者:久期编选 2022-06-15 17: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达研究”。

报告要点

5月商品房销售降幅有所扩大,政策托底进一步发力。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累计同比下降31.5%(1-4月:同比下降29.5%);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3.6%(1-4月:同比下降20.9%),单月降幅有所收窄。主要城市人流量的限制仍是影响行业复苏的主要矛盾,销售端恢复进度相对较慢。不过,近期政策托底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普遍对首付比、限购等核心政策进行了调整。随着疫情逐步受控,楼市需求端也将相应恢复。

开发投资降幅扩大,施工增速首次转负。1-5月,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4.0%(1-4月:下降2.7%),降幅有所扩大。受疫情影响,房地产行业各项投资单月均有明显下行,1-5月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0%,增速年内首次转负,施工投资对地产投资的支撑效应减弱。拿地方面,1-5月购置土地面积与土地成交价款分别累计下降45.7%和28.1%,成交价款降幅较上月有所扩大。从近期数据看, 1-4月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3.8%,单月同比下降较快。参考目前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地产投资仍存一定下行压力。

开发资金来源降幅扩大,新政起效尚需时日。1-5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下降25.8%(1-4月:下降23.6%)。拆分来看,国内贷款累计下滑26.0%(1-4月:下滑24.4%);自筹资金累计同比下滑7.2%(1-4月:下降5.2%);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下滑39.7%/27.0%(1-4月分别下降37.0%/25.1%),销售端的弱势拖累了开发资金来源表现。不过,随着销售端逐步恢复,后续资金面修复有望逐步推进。

销售继续下滑,去化有所加快。5月,44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升8%,同比下降51%;当年累计成交面积同降46%(上月为降44%),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下降41%、40%及53%。成都、江门、北京和舟山累计降幅较小,而淮安、江阴、淮南、盐城累计降幅较大。截至5月末,14城新房去化周期为25.5个月(上月为28.8个月)。二手房方面,5月,15城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27%;截至5月末,15城累计成交面积同降36%(上月为降38%)。成都二手房成交面积累计增幅居前。三四线二手房挂牌量指数有所下降,各线城市挂牌价指数止涨后缓慢下行。

宅地成交降幅扩大,溢价率有所回落。1-5月,百城住宅用地累计成交建面同比下降约58.2%;其中,一线城市下降81.8%,二线城市下降48.9%,三线城市下降60.8%,一线城市累计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成交楼面均价方面,5月单月出现一定下降。溢价率方面,经历了去年初的躁动后,各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溢价率开始回落,5月单月溢价率环比有所回落。

投资建议:积极政策作用逐步显现,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市场对于调控政策放松的效果有所疑虑,引发了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但从最新数据看,单月销售降幅已有所收窄,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对核心调控政策进行调整,整体政策基调逐步趋近于2014年年下半年。随着疫情扰动因素的逐步缓解,行业有望重回正常的复苏轨道。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报告正文

1. 板块表现:高信用房企股价表现较好

截至5月31日,海昌海洋公园、恒盛地产和朗诗地产当月涨幅居前;海昌海洋公园、越秀地产和中国海外发展年初至5月末涨幅居前。整体而言,高信用开发商今年以来股价表现相对较好。

图1:海昌海洋公园、恒盛地产和朗诗地产5月涨幅居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截至2022/5/31

图2:海昌海洋公园、越秀地产和中国海外发展年初至5月末涨幅居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截至2022/5/31

图 3:大发地产、融创服务和正荣地产5月换手率居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截至2022/5/31

2. 行业:销售投资承压,资金来源下滑

5月商品房销售降幅有所扩大,政策支持持续推进。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累计同比下降31.5%(1-4月:同比下降29.5%);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3.6%(1-4月:同比下降20.9%),降幅较此前有所扩大。目前,疫情仍是影响行业销售复苏的关键因素,5月主要城市人流量下降使得整体恢复节奏仍然较慢。不过,近期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托底力度均进一步加大,且越来越多城市新政涉及下调首付比等核心调控政策。随着疫情逐步受控,楼市需求端也将相应恢复。

图4:商品房销售额降幅有所扩大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达证券研究

图5: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上月继续扩大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达证券研究

开发投资明显降速,施工增速开始转负。2022年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4.0%(1-4月:下滑2.7%),单月同比明显下滑。从近期情况看,建筑工程投资和土地购置费成为支撑地产投资的主要因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房地产行业各项投资单月均有明显下行,1-5月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0%,年内首次转负,施工投资对地产投资的支撑效应减弱。拿地方面, 1-5月购置土地面积与土地成交价款分别累计下降45.7%和28.1%,成交价款降幅较上月有所扩大。从近期数据看,1-4月土地购置费降幅为3.8%,增速开始转负,单月同比下降较快。参考目前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地产投资仍存一定下行压力。

图6: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所扩大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达证券研究

图7:房企土地成交价款降幅有所扩大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达证券研究

图8:土地购置费增长持续回落,未来料将继续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达证券研究

新开工、竣工面积降幅继续扩大。销售端当前的下滑使得房企在拿地开工方面的动力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新开工情况。另一方面,近期国内主要城市疫情的扩散使得项目开发进度也受到了明显影响。未来在销售、融资端明显改善前,新开工或继续承压。2022年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0.6%(1-4月:下降26.3%);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5.3%(1-4月:下降11.9%)。疫情、融资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开年新开工面积降幅继续扩大,开发投资重回正轨仍需打破信用反馈的循环。

图9:新开工面积降幅有所扩大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达证券研究

图10:房屋竣工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达证券研究

开发资金来源降幅扩大,疫情扰动融资修复节奏。2022年1-5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下降25.8%(1-4月:下降23.6%)。拆分来看,国内贷款累计下滑26.0%(1-4月:下滑24.4%);自筹资金累计同比下滑7.2%(1-4月:下降5.2%);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下滑39.7%和27.0%(1-4月分别下降37.0%和25.1%)。从开发资金来源数据看,5月各分项资金来源同比皆出现下滑,按揭贷款和定金及预付款也因销售压力而下滑。但随着3月16日金融委积极表态,目前民企境内融资已有所改善;主要城市疫情受控也将对房企销售回款产生积极影响。

图11:开发资金来源降幅有所扩大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达证券研究

3. 城市:销售继续下滑,推盘环比持平

3.1 新房数据:各线销量继续下滑,推盘环比基本持平

各线销量继续下滑,推盘环比基本持平。5月当月,44个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上月增长8%,同比下降51%。一线城市同比下降49%,二线城市同比下降46%,三线城市同比下降56%。44城截至5月末累计成交量同比下降46%(上月为下降44%),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下降41%、40%及53%。成都、江门、北京和舟山2022年累计交易量分别下降约18%、24%、26%及31%,而淮安、江阴、淮南、盐城累计同比下降74%、75%、76%和79%,为今年以来销量下滑较多的城市。从近期的成交数据来看,各线城市5月销售同比仍明显下滑,环比小幅上升,整体修复仍然较慢。

去化周期按月有所下降,广州、上海环比下降较快。截至5月末,14个主要城市的可售面积(库存)环比上月平均基本持平,同比平均上升7%;平均去化周期为25.5个月(上月为28.8个月),环比平均下降约3%,同比平均上升158%。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去化周期分别为18.3个月、51.6个月、15.6个月和14.7个月,环比上月分别上升49%、下降23%、下降58%和上升73%;同比分别上升34%、643%、87%和102%。整体而言,主要城市去化周期有所下降,基本面延续了前期小幅修复的态势。

北京、广州、深圳和成都新房批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相对较小。5月,17个重点城市单月新房批售建面为787.8万平,同比上升-39.4%,环比上升-17.8%;其中,4个一线城市单月同比上升-5.0%,环比上升-57.4%,13个二线城市单月同比上升-43.4%,环比上升0.4%。1-5月,17个重点城市累计新房批售建面为3400.7万平,同比下降45.7%(1-4月为-47.4%);其中,4个一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26.1%,13个二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49.6%。北京、广州、深圳和成都批售建面累计同比下降9.6%、14.1%、14.7%和18.5%,新增供应相对充足。(注:因数据可得性,苏州、昆明和贵阳为商品房批准预售建面,其余城市为商品住宅口径)

表 1:截至2022/5/31主要城市交易量,各线城市同比继续下滑

图片

数据来源:各地房管局, 中达证券研究

表 2:截至5月31日主要城市新房库存与去化周期情况,整体环比有所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各地房管局, 中达证券研究

表 3:截至5月末主要城市新房批售情况,北京、广州、深圳和成都新增供应相对充裕

图片

数据来源:各地房管局,中达证券研究;单位:万平方米

3.2 二手房数据:成交环比有所下降,挂牌价高位稳定

成都成交面积累计增幅居前。5月,15个主要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环比上月下降4%,同比下降27%。北京和深圳单月同比分别下降52%和19%。截至5月末,15城2022年累计交易量同比下降36%(上月为下降38%)。成都2022年至今二手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上升219%,今年以来二手房市场热度较高;东莞和南宁降幅则相对较小。

表 4:截至5月末主要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情况,成都成交面积累计增幅居前

图片

数据来源:各地房管局, 中达证券研究

各线城市挂牌出售价缓慢下行,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维持高位。各线城市二手房挂牌出售价指数自2015年起持续上涨,但在2018年四季度市场遇冷后止涨,目前开始缓慢下行。挂牌出售量方面,一、二线城市二手房挂牌出售量指数逐步下行,三线城市较为稳定,四线城市挂牌出售量指数近期开始有所下行。随着过去三年大量成交的新房逐步交付,三四线城市未来或面临一定的供应上升压力。

图12:二手房挂牌出售价格指数近期缓慢下行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截至2022/6/5

图13: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出售量指数出现下降,价格指数保持稳定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截至2022/6/5

图14:二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指数缓慢下降,价格指数保持稳定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截至2022/6/5

图15:三线城市二手房挂牌出售量指数有所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截至2022/6/5

图16:四线城市二手房挂牌出售价指数有所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截至2022/6/5

4. 土地市场:成交降幅有所扩大,溢价率环比下降

4.1 住宅类用地成交建面:一线降幅收窄,二线降幅扩大

一线降幅收窄,二线降幅扩大。5月,100个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成交建面同比下降约72.4%,上月为下降53.0%;分线来看,一线城市单月同比下降1.9%,二线城市同比下降82.5%,三线城市同比下降67.3%。累计成交建面方面,1-5月100个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累计成交建面同比下降约62.1%,上月为下降58.2%;分线来看,一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65.2%(上月为下降81.8%),二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61.6%(上月为下降48.9%),三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62.2%(上月为下降60.8%);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建面累计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

图17:5月百城住宅用地成交建面同降72.4%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万平方米

图18:5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建面同降1.9%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万平方米

图19:5月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建面同降82.5%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万平方米

图20:5月三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建面同降67.3%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万平方米

图21:1-5月百城宅地成交建面同比下降62.1%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万平方米

图22:1-5月一线城市宅地成交建面同比下降65.2%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万平方米

图23:1-5月二线城市宅地成交建面同比下降61.6%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万平方米

图24:1-5月三线城市宅地成交建面同比下降62.2%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万平方米

4.2 住宅用地成交总价:整体降幅继续扩大

百城住宅用地成交总价累计降幅有所扩大。5月,100个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成交总价同比下降76.2%;分线来看,一线城市单月同比下降54.1%,二线城市同比下降83.7%,三线城市同比下降73.3%。累计成交总价方面,1-5月100个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累计成交总价同比下降约63.0%,上月为下降54.7%;分线来看,一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59.6%(上月为下降63.1%),二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57.5%(上月为下降29.7%),三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71.3%(上月为下降70.6%);受前期融资渠道偏紧以及房企对后市预期不明朗影响,近期房企拿地总价降幅开始逐步扩大。

图25:5月百城住宅用地成交总价同降76.2%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亿元

图26:5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总价同降54.1%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亿元

图27:5月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总价同降83.7%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亿元

图28:5月三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总价同降73.3%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亿元

图29:1-5月百城宅地成交总价同比下降63.0%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亿元

图30:1-5月一线城市宅地成交总价同比下降59.6%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亿元

图31:1-5月二线城市宅地成交总价同比下降57.5%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亿元

图32:1-5月三线城市宅地成交总价同比下降71.3%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亿元

4.3 成交楼面均价有所下降,溢价率整体回落

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环比有所下降,百城成交溢价率整体回落。100个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在去年上半年出现上升态势,下半年出现明显回落,今年5月环比有所下降,二线城市成交楼面均价提升较为明显,热度有所回升;一线城市均价则保持高位。溢价率方面,经历了去年初首次集中供地的亢奋后,各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溢价率明显回落,二线城市及三线城市近期小幅下降,一线溢价率明显回升,5月成交整体溢价率环比有所回落。

图33:5月百城宅地成交楼面均价环比有所下降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元/平方米

图34:5月一线城市宅地成交楼面均价环比有所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元/平方米

图35:5月二线城市宅地成交楼面均价环比有所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元/平方米

图36:5月三线城市宅地成交楼面均价环比小幅上升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注:单位为元/平方米

图37:5月百城宅地成交溢价率环比有所回落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

图38:5月一线城市宅地成交溢价率环比明显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

图39:5月二线城市宅地成交溢价率环比有所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

图40:5月三线城市宅地成交溢价率环比小幅上升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

5. 融资:境内外债券发行环比有所下降

融资端现初步改善,整体恢复仍需时间。2020年初新冠疫情后,央行对经济的流动性支持明显加大,宏观流动性整体充裕。在此背景下,房企融资规模也出现明显上升。2020年8月以来,融资方面的监管逐步加强,尤其是有关有息负债总量增速的监管政策,对于未来房企融资将造成明显影响。目前顶层对于行业定调趋于积极,但信贷资源的改善仍集中在部分头部房企,行业整体的改善尚需时日。目前对房企现金流影响最大的即疫情防控节奏。

图41: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持续下滑,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6.0%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达证券研究;注:季度数据

图42:开发贷余额增速自2018年下半年起持续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达证券研究;注:季度数据

图43: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近期小幅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达证券研究;注:季度数据

图44:全国首套平均房贷利率近期开始明显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融360,贝壳研究院,中达证券研究

图45:境内房地产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有所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

图46:境内房地产信用债发行规模降幅有所收窄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

图47:境内房地产信用债单月发行与偿还规模对比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

图48:5月境内房地产信用债呈净融资状态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中达证券研究

图49:内房海外债券发行规模环比有所下降

图片

数据来源:Bloomberg, 中达证券研究

图50:内房海外债券发行规模降幅有所扩大

图片

数据来源:Bloomberg, 中达证券研究

6. 重点政策回顾:顶层基调更趋积极

央行下调按揭利率下限,顶层基调更趋积极。近期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宽松力度和频次明显加大,如央行表示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多地将最低首付比例下调至20%等。上述政策已逐步趋近于2014年下半年的救市政策,但主要城市疫情的反复仍是制约房地产市场修复的关键因素。我们认为,随着目前疫情逐步受控和后续政策力度继续加大,行业有望重回修复轨道。

表 5:近期重点政策梳理,央行下调按揭利率下限,多地降低首付比例

图片

数据来源:政府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达证券研究

7. 投资建议

积极政策作用逐步显现,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市场对于调控政策放松的效果有所疑虑,引发了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但从最新数据看,单月销售降幅已有所收窄,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对核心调控政策进行调整,整体政策基调逐步趋近于2014年年下半年。随着疫情扰动因素的逐步缓解,行业有望重回正常的复苏轨道。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8. 风险提示

1)楼市调控政策或出现一定变动,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经营;

2)受内外部环境影响,行业流动性水平或出现一定波动;

3)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收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表